首页 > 最新资讯 > 卫健委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解读我国医疗服务数量、质量、技术提升

卫健委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解读我国医疗服务数量、质量、技术提升

时间: 2019-10-09

 2019年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系统性地介绍了我国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宋树立主持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赫捷,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郑哲,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乔杰参与了本次会议发言,分别针对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肿瘤专业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情况、心血管疾病专业的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情况、产科专业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提升情况。

 

屏幕快照 2019-10-09 上午11.44.53.png

图片来自朋友圈

 

根据演讲内容,动脉网(微信号:vcbeat )整理了会议发言,具体内容如下。

 

卫生人员的总数已达1230万余人,医疗机构数量近100万所,中国医疗能力实现质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会议开始率先介绍了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的总体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人员仅61万余人,医疗卫生机构不足1万所,医疗卫生服务基础非常薄弱。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的总数已达1230万余人,医疗机构数量近100万所。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5年的40.97亿增长至2018年的83.08亿,入院人次由2005年的0.72亿增加至2018年的2.55亿,手术人次由2005年的3680万增加至2018年的6172万。

 

整体服务量的猛涨的背后,是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质量水平、医疗技术能力的协力支持。

 

在医疗服务效率方面。2018年全国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3天,比1992年的峰值16.2天降低了6.9天,降幅达42.6%。其中,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已经实现了5年连续下降。

 

在医疗质量水平方面。我国住院患者总死亡率逐步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由2005年的1.1%下降至2018年的0.44%。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6.12%下降至2017年的5.02%;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3.59%,下降至2017年的1.72%,下降幅度超过50%。而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颅脑手术死亡率5年来持续下降。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17.2%下降到2018年8.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61.4%下降到2018年40.4%,下降幅度非常之大。

 

在医疗技术能力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挥制度优势,大力发展医疗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分离了沙眼衣原体,开展了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在救治大面积烧伤、化学药物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研制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肝癌早诊早治、分化诱导治疗白血病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医疗技术和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大批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以微创化、个体化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呈现出“外科治疗微创化、内科治疗外科化、介入治疗常态化”的趋势。在外科领域,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

 

在部分三级甲等医院中,腔镜手术的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其中外科机器人手术快速发展,自1997年我国第一台医用机器人“主刀”手术取得成功后,截至2017年,我国已累计完成各类机器人手术达到7万余台。在内科领域,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技术,已经实现从诊断到治疗、从腔内到腔外的突破,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耳鼻咽喉科、妇科等专业,并在基层医院普遍应用。过去需要传统的大手术治疗的部分疾病,现在通过内镜技术基本实现了微创甚至无创治疗。介入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可以替代部分手术,让药物直达病灶,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医疗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

 

以心血管领域为例,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的人数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长,201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达91万余例,手术量位世界前列。此外,人工智能、3D打印、靶向治疗等新的技术陆续进入临床,进一步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

 

尽管我国医疗服务已经取得了成熟的发展,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宏观角度看,未来我国医疗发展将紧随以下四个目标。

 

第一,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医疗管理规范化。为提高医疗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覆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等涉及医疗质量安全诸要素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现了医疗服务全要素的管理,组织制订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同时还专门颁布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与体系,提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第二,优化管理机制,推动质量管理精细化。为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完善质控体系组织构架,制定涵盖主要临床专业、病种和技术的质量控制指标,推广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环、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绩效评价等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用信息化手段贯穿医疗质量管理全过程,提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第三,创新服务模式,推进诊疗服务整体化。通过整合医疗服务内涵,推动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畅通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整体化和连续化服务;为提高诊疗服务的完整性,通过推广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向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科学、个体化诊疗服务;为提高诊疗服务的效率,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开展日间手术、日间化疗、日间病房、快速康复、早期康复等服务,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为提高诊疗服务的可及性,通过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覆盖面。

 

第四,提升技术能力,实现医疗技术现代化。医疗技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国家高度重视医疗技术发展,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安全,提高患者诊疗效果。一方面积极推动微创治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等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通过对口支援等形式,着力提高中西部地区和县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能力,使现代化的医疗技术更多的惠及更多群众。

 

三大肿瘤疗法齐头并进,技术推进大幅降低肿瘤威胁


在大方针下,肿瘤、心血管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依然是医疗领域关注的核心。

 

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赫捷表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392.9万,发病率为285.8/10万;死亡人数233.8万人,死亡率为170.1/10万。虽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仍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效。

 

那么未来我国的肿瘤诊治工作应该如何开展?赫捷主任提出了三点关键。

 

>>>
肿瘤规范化诊疗和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深化开展

 

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规范化诊疗过程依赖于质量控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下,依托国家癌症中心建立国家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初步形成与省级—地市级肿瘤质控中心互相联动的质控体系。各级质控中心在肿瘤专业质控网络建设、肿瘤诊疗规范和指南的推广应用、肿瘤质控指标的修订与监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以及保障医疗安全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通过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开始筹建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平台,并对恶性肿瘤单病种诊疗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乳腺癌等单病种质控试点工作。

 

>>>>
肿瘤治疗新技术和多学科诊疗模式得以推广应用

 

近年来,肿瘤诊疗新技术和多学科诊疗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在手术治疗方面,随着胸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应用,显著减少创伤、提高疗效、加速康复,以食管癌为例,调查显示,我国开展食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医院比例远超欧美国家。吻合口瘘这一主要并发症指标远低于国外水平(1-10%对比5-30%)。同时食管癌术后平均住院日大幅下降。

 

在放射治疗方面,三维适形、调强、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定位与照射的准确性,以乳腺癌为例,我国开展的乳腺癌3周大分割放疗技术安全有效,不仅缩短疗程、减少住院时间,还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为全世界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实施大分割放疗提供了一类临床证据。

 

在药物治疗方面,新的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不断出现,有效提高了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例如,肺癌治疗中针对最常见突变位点的靶向药物的使用,可以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延长3-5倍;对于不能进行靶向治疗患者,免疫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或PD-L1单抗等药物可以使15%左右的晚期癌症患者获得缓解甚至治愈可能。

 

同时,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近几年正在得以大力推广和应用,尤其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可以发挥不同学科优势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确保最佳疗效,避免过度治疗和误诊误治,同时有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下一步重点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上升至目前的40.5%,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分别提高到43.3%和46.6%。

 

未来,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肿瘤质控和规范化诊疗工作,继续加强肿瘤诊疗质控平台和网络建设,完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着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防治规模正不断扩大


对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郑哲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达到2.9亿。心血管病的防治对于避免居民过早死亡,改善民众健康至关重要。

 

实际上,近十年来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心血管病防控和诊疗规模持续扩大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2018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患病人数约3亿人,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加强高血压防控和诊疗工作,我们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标准化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目前培训覆盖31个省份,为基层高血压防控和诊疗提供巨大助力。数据显示,2018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2002年提升了66%、82%和146%,其中控制率增加了2-3倍。

 

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为75万余例,较2016年增长13%。其中,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近10年来以每年20%的比例增加,2018年完成近4万例。此外,从2004年至2018年,心脏移植手术量以每年近20%的增幅稳步增长,2018年累计完成490例。

 

>>>>
心血管病诊疗技术不断突破

 

经外科途径介入技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是具有中国心血管外科特色的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发的适合国人解剖特点的经心尖植入主动脉瓣和经心尖二尖瓣成形系统已应用于临床。此外,我国医生利用单纯超声引导进行经皮介入治疗,率先实现了“不开刀、无射线、不全麻”治疗常见结构性心脏病,多项相关新技术均为世界首创。

 

在先心病治疗领域,中国医生原创的双根部调转手术进行复杂先心病的解剖矫治,手术效果明显优于既往术式,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左心室辅助装置是目前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采用磁悬浮无接触轴承,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心脏之一。

 

>>>>
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显著改善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院内死亡率为1.7%,2018年下降至0.9%,6年下降了47%。其中,冠心病治疗的主要外科手术——冠脉搭桥手术从2004年至2017年,在年手术量保持5-10%的增幅的同时,手术死亡率从2.8%下降至2.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从7.8%下降至3.8%,住院天数缩短2天,我国目前的水平与美国已经持平。冠心病治疗另一种主要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死亡率稳定在0.23%的较低水平。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优质与创新”为工作目标,加快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强化质量监管,提高心血管病诊疗同质性,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孕妇死亡率下降近百倍,新中国70年产科成绩显著


我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的新生命诞生,而中国孕产妇总体的死亡率从建国之初的1500/100000,下降到了2018年18.3/100000。但从趋势来看,高龄孕妇不断上升,这为产科的医疗安全带来了挑战。

 

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乔杰表示,要应对当前的挑战,模式、技术上的同步创新必不可少,而过去已经实现的成果也将继续深入,以需求更好的技术模式协同

 

>>>>
产科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深化开展

 

如今,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省、市三级产科质量控制体系,已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部分省份已经建立了县区级质控中心,对产科常见且严重威胁母胎安全的风险指标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对不达标的地区和医院进行重点督导,推动不同区域间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同质化。针对产房容易出现高风险事件的特点,制定了我国《产房安全核查表》,并在哨点医院推广使用。

 

>>>>
产科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产科救治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剖宫产与多学科诊疗模式常规开展两个方面。

 

剖宫产率是产科质量控制的重要过程指标。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剖宫产率由2013年的45.35%降至2016年的40.23%。近两年,虽然高龄产妇急剧增多,收治危重症的1000个三级医院的剖宫产率在2017年仍然控制在41.32%。

 

而多学科诊疗的开展提高了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严重疾病的致残率。同时各种危重监护和救治技术的成熟开展,为危重孕产妇救治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这一部分服务的开展也在稳步提升。

 

>>>>
产科医疗技术逐步提高

 

产科技术的提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严重产后出血的止血技术提升。生育政策调整后,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人群比例增加,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及育龄妇女子宫切除风险增高。对此研发了胎盘植入凶险等级预测评分体系,创新手术止血技术九步止血法,并应用于临床,有效的减少了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率。

 

2. 积极开展产前诊断新技术。将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尤其是遗传疾病的无创产前检测能力迅速提升,目前对已知致病基因并造成严重出生缺陷的单基因疾病诊断基本能完成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并实现了胚胎复杂单基因疾病诊断及HLA配型分析同时完成,达到生育健康后代并治疗患儿的双重目的,减少了严重遗传缺陷患儿的出生,救治能力也走到了国际的前列。

 

3. 胎儿宫内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传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现广覆盖的基础上,我国胎儿医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针对部分胎儿疾病我国开展了胎儿宫内诊断和治疗技术,为胎儿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乔杰主任表示:国家产科质控中心的工作重点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产科质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产科专业医疗技术能力,完善产科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的能力和和基层产科助产能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为从生命起源守护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动脉网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69057 秒,在线 12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86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