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冠危机将公立医院推向互联网

新冠危机将公立医院推向互联网

时间: 2020-05-29

 互联网医疗,无疑是两会医疗热词之一,多位人大代表的议案都提到了相关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建议,加快建设覆盖“家庭+社区+医院+科研机构”的新一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深入推进“新一代互联网医院”的组织建设;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宋张骏希望,从国家立法、科研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医保线上支付等方面加快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进程;全国人大代表周松勃呼吁“推动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尽快落地”。

互联网医疗之所以受到人大代表们的广泛关注,或与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不无关联。

健康界梳理了抗疫以来的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从中或能一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

助力抗疫

互联网医疗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3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信司司长毛群安介绍,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委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期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

管中规豹,个案的背后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火热。据不完全统计,抗疫期间有数百家医院紧急开通互联网发热门诊和新冠肺炎在线咨询服务。

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冠肺炎免费网络咨询门诊”开通首日即完成了369名患者的咨询,累计接单8433人次,普通网络门诊累计接诊15069人次。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在下属台州医院和恩泽医院分别设立“新冠肺炎防治专线”,开启7*24小时免费服务。据统计,1月23日至31日,该专线共提供线上图文咨询5351例,随访接诊患者5307人次,累计服务18759人次。

除夕夜,某HIT企业一群年轻的小伙子急匆匆赶到单位,为保证医院能快速对接上剧增的患者需求,加班加点紧急搭建线上问诊平台。在他们的努力下,截至2月11日23时,平台在全国23个省市区的140余家医院及医疗机构上线开通,其中不乏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的单位。和这家企业一样,很多为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技术服务的HIT厂商的业务量甚至逆势上扬。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危机,但对互联网医疗而言,机遇的成分显然更大一些。

 

政策护航

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在抗疫中的作用,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政策。仅在2020年2月,就发布了三个文件。这些政策的发布,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推动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月2日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最具突破性。该文件称“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进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打通了重要一环,解决了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让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各地方政府也是一路绿灯,上海一次性审批了十三家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

首诊“乌龙”

上表中的政策,有两个很有意思。

一个是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4月10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

互联网医疗一直围绕健康咨询和复诊,2018年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曾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因此,此文件一出,即被媒体解读为“互联网医疗将纳入首诊”,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多位互联网医疗的支持者表示谨慎乐观。

国内知名医疗信息化专家陈金雄表示:“如果首诊能够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将大大释放互联网医院的活力……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对互联网医疗认识的加深,互联网医疗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此前曾就“互联网医疗首诊”撰文:“(把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完全可以解决医疗资源与实际需求间的错配,将一线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基层、偏远地区。”

近一个月后,另一个文件发布了。

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强调“坚守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底线,在开展任何试验探索时,不得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作为医疗行业的直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这一政策间接否认了“把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的解读。长期关注互联网医疗政策并接近决策人士的中国价值医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嘉琳告诉健康界,国家发改委政策中所谓的“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意思是“互联网医疗的复诊,是医保开放的首诊。”首诊“乌龙”终于真相大白。

何去何从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洗礼的互联网医疗,将往何处去?

5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文件称,要大力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医院要认真落实有关文件要求,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互联网诊疗、建设互联网医院、运用远程医疗服务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

互联网医疗政策红利仍在持续。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是针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医院”。某互联网医院承建商负责人认为,医疗机构建的互联网医院粘性较强,且更容易实现诊疗全程的可追溯可监管。“在寻医问药的过程中,患者还是会倾向性地选择以大三甲为实体依靠的互联网医院。”他认为,公立医院未来或将成为互联网医院主力。

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则认为,建设“互联网医院”对公立医院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互联网医疗不是简单地把线下的医疗服务搬到线上”。他给了三条理由:线上的商业模式和线下的商业模式完全不是一回事;线上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医患之间的连接方式、沟通方式和诊疗方式完全不一样。

正确的做法是详细拆解供需双方的需求和能力,从头梳理线上医疗服务的所有流程,按照线上服务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特点,进行医疗服务的线上重构。如果公立医院经过努力和探索,形成比较成熟的业务模式,他预测,三甲医院会获益更多,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会越来越弱势,越来越被边缘化。


来源: 健康界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71279 秒,在线 19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827 MB